(仲素梅)
蝶舞蜂忙的時節,一群舞文弄墨的朋友豪興上來,要去尋一個宜歌宜酒宜詩的所在,飽覽春情春景,尋覓酒夢詩魂。不約而同的,便想起了雙溝。
雙溝不遠,起個大早,我們比陽光早一步到了雙溝。有位酒鄉的朋友說,只要一踩上這塊土地,便會有酒香溢出。剛一打開車門,一股濃濃的酒香熱烈地擁住了我們,心立即溫熱起來。五月晨風的小孩寧靜而安詳,樸實純凈如清夢中的處子。我們循著小鎮那唯一的街道徜徉,小街起伏悠長,北部高高隆起,南部伸入淮河,像一支婉轉悠揚、韻味十足的歌。初升的太陽在遠遠的東方朝這里溫情地張望,臨河梳妝的垂楊如風中飄拂的金絲,柳枝間穿梭的晨鳥,如別在少女發絲上一只會跳會唱的發夾。廣場上,花苑間,一群老太太在跳舞,舉手投足,專注而忘情,舞得陽光像一條條金色的絲帶在她們身際繚繞,惹得一旁溜鳥的老頭不時地駐足觀望。一位年輕女子輕快地哼著歌走來,手里拿著書,看樣子是去河邊晨讀,看見我們,羞澀一笑,歌聲卻仍在喉間意猶未盡地回旋。一切都是那么和諧,那么恬淡,那么美。就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,哪像一個因酒而出名的千年古鎮呀,然而空氣中越來越濃的酒香在不時地提醒著我。聞聲而來的主人給我們介紹雙溝的歷史,雙溝酒的創業史。也許是女性特有的敏感吧,對于他介紹的林林總總的人和事,特別引起我興趣的是三百年前賀全德槽坊的當家老太太,一位從洗衣少女成長起來的企業家、雙溝酒廠的創始人,以她的精明、能干、人格魅力,讓雙溝酒名揚天下,而她,也成為雙溝酒源遠流長的歷史上一塊高高矗立的里程碑,一位真正的酒母。這是什么樣的奇跡啊,這又是什么樣的奇女子啊。撩開歷史的面紗,我仿佛看見當年的她,頭扎青花巾,身穿布衣褂,高高挽起袖子,在捶著總是洗不完的衣服;又似乍見她臂挎食籃,穿梭于霧氣朦朧的酒坊,給工人們遞水送食;時而又見她面容冷竣,英姿颯爽地在碼頭指揮運酒的船只。也許有時候,她會著一身琥珀黃滾秋香綠邊的細葛布袍,發鬢上簪一柄玉釵,牽著歡蹦亂跳的孫兒,在集市上買風車糖人,就像廣場上舞著的那些老太太,過著安詳富足的晚年。而她的酒,則成為雙溝永遠釀著的精魂,代代相延。
太陽升高了,古老而年輕的小鎮忙碌了。然而,小鎮上的人,包括接待我們的主人,仍于忙碌中透出一種從容,一種悠然,絲毫沒有名酒名鎮帶給他們的炫耀和張揚??粗柟庀碌乃麄兡歉碧旄咴频臉幼?,我在想,這些釀酒人怕是已經把自己釀成了酒——內心熱烈似火,外表寧靜如水。